秦东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斜口街道办事处,为战国晚期的秦公王陵园,埋葬着秦始皇的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秦的国君,保护面积约27.5平方公里。自1986年发现以来,共勘探发现4座陵园,每座陵园以人工环壕或自然沟壑为界,这四处陵园共发现亚字形大墓3座,中字形墓葬2座,甲字形墓葬5座。历年出土有铜质、银质、石质、陶质、玉器、铁器等质地文物多件。
1986年春,临潼县文管会在文物普查时,根据韩峪乡油王村村民提供的线索,发现在该乡范家村北断崖上暴露有夯土遗迹,随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安市临潼区文管会对这一地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及勘探。至1988年,先后勘探发现四处秦公陵园,南起洪庆沟,北至武家沟,总面积为24平方公里。
其中,四号陵园位于小峪河南岸,整个陵区位于山前冲击扇面上。陵区东起马斜村,西至染房村,南抵井深沟,北到小峪河南岸,与一号陵园隔河相望,相距约2500米,总面积达80万平方米。陵园内发现亚字形大墓1座,甲字形陪葬墓2座,小型陪葬墓群1处。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专家孙伟刚介绍,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安市临潼区文化局、秦东陵文管所正式启动秦东陵大遗址保护工作。今年,他们对4号陵园范围的大面积考古勘探及局部发掘,主要是对勘探发现的建筑遗址及壕沟遗存进行试掘,目的是为搞清秦东陵陵园范围、陵园形制及文化内涵等基础信息。